如何管理个人数字资产?

话题来源: WeChatMsg 留痕-微信聊天记录导出工具 支持生成年度聊天报告

说到管理个人数字资产这事儿,我觉得现在很多人都有点”数字失忆症”,手机微信里堆着几千条聊天记录、相册存着上万张照片、云盘塞满各种文件,真要用的时候反而找不到东西。我自己就深有体会,前两天想找个去年客户发来的合同,愣是在聊天记录里翻了半小时。这让我意识到,数字资产和实物资产其实一样重要,甚至更需要分类整理。

别小看那些散落的聊天记录

就像文中提到的WeChatMsg这样的工具,它其实揭示了一个事实:我们每天产生的微信对话蕴含着巨大价值。一位做心理咨询的朋友告诉我,她把和客户的对话记录导出后,竟然从中分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沟通模式。不过要注意,这种敏感数据一定要加密存储,我就见过有人直接把这些记录存在网盘里,结果账号被盗导致隐私泄露。

像整理衣柜一样整理数字资产

建议每个月抽出一个下午做数字资产盘点。我自己是这么做的:先在电脑里建三个文件夹 – 工作、生活和存档。然后把所有文档图片按这三大类分好,最绝的是设置了”过期文件”分类,把那些3个月都没打开过的文件都扔进去(但不会真删)。这样既不会错过可能还有用的文件,又不会让主文件夹杂乱无章。你知道么,自从这样做之后,我的工作效率至少提升了20%。

哦对了,说到照片管理,我发现谷歌相册的自动分类功能简直救命。它能识别人物、地点,甚至能识别照片内容(比如”狗狗”或”生日派对”)。不过千万别把所有照片都交给云端,最好保持”三二一”原则:三份备份、两种格式、一份本地存储。我自己为此专门买了个NAS,虽然贵了点但很值。

数字资产也有”保质期”

很多人不知道,那些10年前的Word文档可能已经打不开了!这是血泪教训啊 – 我有份重要合同就因为用的老版.doc格式,现在根本找不到能打开的软件。所以我现在都把重要文件转成PDF/A这种长期保存格式。有个冷知识:Twitter上有人统计过,普通人每年会产生大约1.5TB的数字垃圾,其中大部分是重复保存的东西。

说到底,管理数字资产最重要的就是三个词:分类、备份和定期整理。听起来简单,但真正做到的人其实不多。你知道最搞笑的什么吗?我认识一个IT工程师,他教会了无数人管理数字资产的方法,自己手机里却有7000多张未整理的照片…

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