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AI笔记工具,最近我可是深有体会。作为一个经常需要整理各种零散信息的内容创作者,试过的笔记软件少说也有十几种了。但说实话,能像NoteGen这样把轻量化和AI功能平衡得这么好的还真不多见。你看它安装包才十几兆,这在动辄几百兆的同类软件里简直是个”异类”,但偏偏又在Markdown支持和AI集成上做得相当完善。
可能很多人觉得笔记工具带AI功能是锦上添花,但我发现实际操作中差别真的很大。就拿上周整理一个项目资料来说,NoteGen自动生成的结构化笔记帮我省去了至少两小时的整理时间。它支持的各种AI模型也很智能,不是那种只会机械整理模板的”笨AI”。
实测中发现的几个惊喜
最让我惊讶的是它对碎片化信息的处理能力。开会时随手拍的白板照片,加上文字说明和网页链接,它能自动整合成连贯的会议记录。我们知道很多笔记软件声称支持”多模态”,但实际使用时就掉链子——要么图片识别不准,要么文字排版乱糟糟。NoteGen在这方面明显花了心思,处理结果很接近人类整理的笔记了。
另一个不得不提的特点是它对隐私的重视。现在很多工具都把数据往云端传,而NoteGen默认是本地存储,还支持Github私有仓库同步。这种设计对经常处理敏感信息的用户来说真的很贴心。
同类工具横向比较
当然市面上也有其他优秀的AI笔记工具。比如Notion AI功能很强大,但对国内用户来说访问稳定性是个问题;印象笔记的AI功能也不错,但会员费着实不便宜;还有国产的Wolai,虽然本土化做得好,但在Markdown支持上总觉得差点意思。
所以说NoteGen的高性价比确实很难得——完全免费、无广告、无捆绑,还能自定义AI模型。虽说UI设计可能没那些商业软件炫酷,但作为一个专注效率的工具,它把该做的都做到位了。
最后说个小彩蛋:它的截图OCR识别准确率出奇的好,我用它拍过手写的会议笔记,连我那种”医生体”都能准确识别出来。开发者说这得益于他们优化过的本地AI模型,看来在技术细节上确实下了功夫。